2025年10月25日,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全球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学科专业委员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圆桌会议暨《国际经贸探索》创刊四十周年期刊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前海国际人才港三楼港湾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全球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学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前海)、《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经济贸易学院、商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粤商研究中心等联合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秘书长高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申明浩,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理事长董世峰,《国际经贸探索》主编陈伟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孙楚仁,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杨继军,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维林,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徐现祥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2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核心期刊主编、专家学者,以及腾讯、阿里云等企业界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开幕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孙楚仁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申明浩教授分别致辞。

史丹理事长在致辞指出,本次会议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于深圳前海召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她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的关键五年,推动产业集群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她希望专委会能够持续促进学界研究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申明浩副校长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学校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以及在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建设上取得的成就,特别介绍了学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尤其是数字经济专硕建设方面的创新探索。他期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界的交流合作,在全球产业链与产业集群领域探索新路径、凝聚新共识、产出新成果。

在主旨演讲环节,史丹理事长以《“十四五”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为题,全面回顾了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卓越成就。她指出,面对地缘政治冲突、疫情等多重挑战,我国通过科技攻关、推动贸易多元化与高水平开放等措施,成功化解风险,保持了约5%的经济增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并转化为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现实生产力,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史丹理事长还对粤港澳大湾区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效进行了梳理总结,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效突出,立体交通网络成型,科创能力跻身全球“第一方阵”,制造业规模回稳,先进制造业与战新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同时,她亦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链安全可控性、高技术企业全球竞争力及区域协同分工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展望“十五五”时期,史丹理事长提出需重点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发展置于更优先位置;二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着力提振内需,促进供需平衡;三是数字化转型与稳定就业的关系,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对就业结构的冲击。史丹理事长最后强调,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并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的精彩演讲。他强调,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国事”。他借用“范式革命”理论,指出主流经济学基于“完美理性”的范式存在根本缺陷——其假设行为全知全能,脱离真实认知,难以解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并存的“双重奇迹”。他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例,说明静态分工模型无法解释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并提出中国“多元化经济基础与集中式上层建筑”结合的体制构成了需要新范式解释的“斯芬克斯之谜”。对此,他引入“有限理性”分析框架,认为其更契合人类认知现实,并与中国传统智慧相通。在此范式下,决策是动态调整过程,企业家的核心职能是主动“发现”机会,最终实现增长与稳定的有机平衡。
上述主旨演讲环节,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孙楚仁院长主持。

主旨演讲结束后,进入圆桌论坛环节。本次研讨会安排了两个圆桌论坛,分别围绕“数字经济与供应链”“制度型开放与企业出海”设置研讨主题。首场圆桌论坛以数字经济与供应链为主题,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曾楚宏教授主持。在圆桌讨论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龙文滨教授从欧盟碳监管新规入手,阐述了数字经济如何通过数据透明化、流程优化赋能供应链碳减排,为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微观视角。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杨继军教授基于其团队对中美供应链断链的研究,指出通过数字技术加强供应链安全相较于“空间重组”更具经济合理性,并提出了对企业供应链出海的关切。腾讯战略传播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创前分享了“智能经济”作为技术扩散过程的前沿观察,强调场景与应用是驱动AI技术落地的关键,并建议政策应顺应发展规律、发挥市场灵敏优势并储备好治理工具。阿里云智能集团战略发展部华南区总经理谢天则分析了中美在AI供应链领域的博弈态势,指出全栈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性,并分享了AI技术为国际贸易带来的新动能、新工具和新服务模式。

第二场圆桌论坛则聚焦“制度型开放与企业出海”,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主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专家文健君结合实战经验,系统梳理了企业从“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到“供应链出海”与“核心能力出海”的演进逻辑,指出供应链出海是“冰火两重天”,亟需学界总结成功要素与案例。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维林教授从产业升级内在逻辑出发,提出企业出海需实现从“技术应用”到“技术标准定义”、从“供应链管理”到“全球产业生态协同”、从“国内合规”到“全球合规与价值观沟通”的三重能力转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郑刚指出,企业出海已进入风险常态化的新阶段,必须建立集地缘政治、产业规则、贸易安全于一体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谋划”的转变。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徐现祥教授则从“目标引领发展”的理论视角,提出政府应通过“共识效应”“资源生成”和“锚定效应”,为企业出海超前引领、松绑赋能,并呼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多维指标体系。

当日下午举行的《国际经贸探索》创刊四十周年期刊建设研讨会由《国际经贸探索》主编陈伟光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申明浩、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执行主编董世峰先后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国际贸易问题》《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革》《经济评论》《国际贸易》《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当代财经》《南方经济》《广东社会科学》《金融经济学研究》《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宏观质量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等期刊的二十余位特邀嘉宾相继发言,围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下的期刊使命”“特色栏目的策划与可持续性”“青年学者友好型期刊的建设”“人工智能对学术出版与审稿的挑战”“数字化与国际传播策略”“综合性期刊的专业化突围”以及“编校质量提升与内部管理”等前沿与核心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与实践经验。与会嘉宾对《国际经贸探索》的办刊成就,特别是“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这一特色栏目的前瞻性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后,部分与会专家赴行业领先的机器人视觉公司——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实地感受了AI与3D视觉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中的前沿应用。本次会议内容充实、议程紧凑,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期刊研讨与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成功促进了政、产、学、研、刊各界的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深化了对全球产业链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体会。

研究院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GIG)是国内高校第一家湾区研究机构,是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单位,也是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学科专业委员会的联合发起单位。研究院拥有2个省级研究基地——大湾区研究基地和粤商研究基地,拥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是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单位,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区域和国际类TOP智库,获得CTTI智库建设优秀案例奖。入选首批广东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全省唯一的高校智库类型联系点),通过前海管理局遴选进驻前海国际人才港,连续作为第三方评估单位承担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评估工作。
研究院本着“根植湾区、研究湾区、服务湾区”的宗旨,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为导向,致力于大湾区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推动新理念、新政策、新动能引领湾区科技、产业和贸易经济发展。
研究院是国家部委和广东省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咨政研究重要机构。长期为政府、跨国公司提供大湾区咨询和培训服务。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30余项,政府与企业委托课题60余项。近3年来总经费2000多万元。文献贡献量位列全国高校前茅。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批示。获第九届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院是大湾区战略及投资推广的重要学术平台。研究院教授担任多场湾区学术和高峰论坛主旨演讲嘉宾,在联合国世界投资论坛、金砖国家论坛、中新知识论坛、腾讯生态年会、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等论坛、海上丝绸之路智库论坛等大会推广湾区战略和投资机遇。
研究院是湾区政策国际宣讲的重要智库。长期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政府厅局级培训班、中国政府南太平洋岛国培训班、清华五道口金融博士班主讲大湾区课程;多次为高盛、安联、字节跳动、新鸿基、新加坡GIC等著名企业提供顾问服务。